《最后的棒棒》—都是为了活着
2019-06-05 10:01:22

在看纪录片电影《出路》花絮的时候,导演念了两句袁枚的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和《出路》一样让我记忆深刻,颇有感嘅,因为这离我的生活太近了,

        我就是那其中一人,我知道,在这个几十亿人的世间,你我都是苔花,不管情不情愿。

        但看了何苦导演的纪录片《最后的棒棒》之后,我突然觉得我说不出任何话了,

        所有的感情都堆积在心里,心酸、无奈,悲伤和感动几股力量缠绕着,纠葛着,齐齐向心脏轰去,

        就像偷练绝世武功,走火入魔了。

        以前觉得看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流眼泪是对作品当下一刻最好的赞赏,

        但现在,也许五味杂陈比眼泛泪花的程度更深吧。

        《最后的棒棒》是转业正团级军官何苦潜入山城重庆棒棒军的队伍中,

        “卧底”到自力巷53号,与棒棒们生活在一起,历经13个月,花费2万元,

拍摄出的豆瓣9.7分的纪录片。

        这是微博上能搜到的简介,言简意赅。

        这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职业:棒棒。

这是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一个特殊职业——山城棒棒军,

        爬坡上坎,负重前行,挑起了山城重庆的繁华,也挑走了自己的一生。

        除了老黄,在自力巷生活的还有老杭、老甘、老金和河南。

自力巷距离解放碑不到三百米的距离,却是天上人间70年的差距。

20180823212771657165.jpg

        这是棒棒之一老黄。

20180823212767086708.jpg

命运跟他开了一辈子的玩笑。1949年11月出生在重庆江津,

        没赶上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赶上了解放重庆的枪声,

        由于父亲是国民党的教书先生,家里又有十几亩田,

        结果父亲被抓进了监狱,母亲带着兄弟五个住在茅棚里。

        等父亲从监狱放出来的时候,早就疯了。无奈之下,老黄书都没读,就外出做工。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娶不到老婆,三十多岁的时候,住进了同村一个寡妇家里,

        寡妇拖家带口带了三个孩子,又给老黄生了个闺女。

        老黄养不活这么多人,只能远走东北挣钱。

        没想到,三年后家里拍了封电报,让他赶紧回去,回去一看,老婆跟了别人,把三岁的闺女丢给他。

        无奈之下,只好把女儿寄养在亲戚家,来重庆当了三十多年的棒棒。

        有时候觉得电影剧本都不敢这么写,可当真的有这么一个人活生生站在你面前的时候,

        除了心里酸溜溜的再也没有其他表示了。

        有人说是余华《活着》里的福贵,我想,这不是福贵,是老黄。

        纪录片里有几个镜头让我快要哭出来的眼泪又生生的憋了回去。

下雨天老黄在解放碑接了个挑化妆品的生意,两大包,一共20块钱,

        但由于雨大人急,老黄跟错了雇主,一转眼就和雇主走散了。

        无奈之下,挑着那担货物在解放碑转了两个多小时,夜深了,雇主还没找到。

        这时候要么报警,要么只能继续等待。何苦劝老黄报警,可是老黄不同意,

因为他认为要是把东西交给警察,那这个20元钱就拿不到了,说不定还要被抓起来。

        “我不懂什么是高尚不高尚,也不懂什么是职业操守,

当了二十多年棒棒,我只认一个理,挑了一下午,还没拿到工钱。”

        凌晨一两点重庆解放碑,老黄蹲在一家店门口,旁边放着一担货物,

        一边抽着烟,一边说出了这句话。这一瞬间,既感慨这个老头子的实在,

        甚至是死板,可又心疼他的实在和死板。

        后来还是报警了,雇主为了感谢老黄,要给他一百元的酬劳,

但是老黄只拿了30,多的10块钱是因为他觉得多挑了几个小时。

        第十集的时候,老黄得了高血压和脑梗塞,不敢去大医院治疗,

        只敢在小诊所里拿点药。他对着镜头流泪的那个瞬间,我终于是狠狠的哭了一次。

        窗外是连绵不断的雨,窗内是六十多的老人无声的哭泣,

        大概所有看过这部纪录片的人,在那一刻都泪如雨下吧。

 20180823212778547854.jpg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棒棒,但是都有一个成为棒棒的故事。

        除了老黄,特别想说说河南的故事。

20180823212781638163.jpg

        河南是化名,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名,他也没有身份证。

        因为是河南人,所以就叫他河南。河南十四岁的时候离家,再也没回去过。

        1994年加入山城棒棒军,最初在朝天门码头干挑菜和扛布的活,

        后来去解放碑在建筑工地或者餐馆当挑夫,无论是挑、扛、抬、拽,还是铲、挖、撬、砸,给钱就干。

        二十多岁的时候,左脚的脚筋被街上几个混混挑断了,落下残疾。

        后来把希望寄托在牌桌上,可逢赌必输,逢输就借。

        一天一顿馒头稀饭或面条,一顿能吃下一锅,

        每个月六十块钱的房租,欠了九个月没交。

        他说这辈子运气最差的一次就是有一次摸了三个猫,对方三个九跟他耗着,

牌桌上的赌资都到了1600了,以为自己能稳赢一把的时候,没子弹了。

        没子弹的意思是没钱了,说到这里他既激动又气愤,转而是深深地无奈。

        摸到三个猫能让他激动兴奋很久,一辈子能摸几回三个猫,

        可没子弹大概是他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吧。

        “十赌九输”,显而易见河南想改变命运的想法用错了地方。

        棒棒军从最初的十万人已经急剧减少到几百人,大多数人都转行了,

        要么干泥瓦匠、皮匠或是粉刷工人,手艺人总比力工赚的多。

        穷则思变,可没文化的老人要怎么去思考人生的路该往哪里走走。

        他们只知道,起个大早,扛着棒棒,出去揽活。

        佝偻着身子,肩上扛着根竹棒,站在树下或是店门口,东张西望等着业务,

要么嘴里叼着根烟,肩上挑着重物,“吭哧吭哧”的喘着粗气向前走去。

        我有很长一段时间从这部纪录片里走不出来,

        这些皮开肉绽的真实故事让我心底的自卑和自愧一起钻了出来。

        棒棒的生活离我太过遥远,我在井外晒着太阳听着小曲,

        他们在阴暗潮湿的井里受尽冷眼,生活的窘迫和对金钱的欲望以及家庭的责任压垮了他们的脊梁,

        只能靠着一根棒棒扛起生活,在这个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如鬣狗一样和狮子争食。

        他们闲暇时,抬头望着井外的我,那目光如此艳羡又冷淡。

        这一群被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们或苦痛或真实或幸福的人生,

        也是一个个值得尊重的人生。他们,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2018082321280838838.jpg

        这片子我已没有再看一次的勇气,只想每天早睡早起,珍惜自己。

         20180823212880878087.jpg


上一篇:拆装、架设、调试、维护,360度揭秘摇臂在节目拍摄中的应用日常
下一篇:每一个伟大、刺激镜头的背后,都有一个不要命的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