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被偷走和没被偷走的
2019-06-04 17:04:40

20180809091492169216.jpg

是枝裕和的电影,和小津安二郎的神似相通。

他贯通了纪录片和剧情片的界限,捕捉对社会现实的剖析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悟,

呈现卑微的小人物挣扎于底层生活却依然不失的脉脉温情。

 对片名顾名思义,生活的窘境,

迫使全家不得不依靠偷窃手段来维持开支。

小偷自然并非光彩的“职业”,这样的选择多少透着主人公一家的无奈。

他们的居住地是隐藏在东京高楼中的“牛皮癣”——一栋破旧平房。

这不起眼的地方却是六位社会边缘人的情感归宿,是永远守候家庭成员归来的避难所。

一爿小小的天地,构建出一个城市符号,抽离出“在而不属于”这座城市的况味,

传达出成员对逃离过去、开始融洽新生活的祈愿。常人眼里的他们虽然不务正业、食不果腹,

但依然没有泯灭共同活下去的希望和爱。


六位主人公,可以划分为三组:“父子”档,“母女”档,“奶奶”和“姐姐”档。

每一位家庭成员其实都有着深陷其中的身世和命运的“黑洞”,

却心心相连,生死相依,形成牢固的同盟,成为照亮彼此的救赎者。

影片揭示出由浅及深的五层残酷的生存真相。

第一层是生存——“奶奶”是提供绵薄的退休金和救济金,聚拢整个家庭的长辈;

身为建筑工人的“父亲”搬运铁件摔断腿;洗衣房工作的“母亲”能干却被辞退;

“姐姐”通过表演软色情脱衣舞赚钱;两个孩子身无所长,在长辈们的授意下顺手牵羊。

20180809091532403240.jpg 

希林在片中饰演奶奶,她以过硬演技而成为是枝裕和影片中的标配演员

真相的第二层是“小偷家族”的“家族”二字。

他们并非真正意义上家庭成员,这是一个靠东方伦理维系的没有血缘的家庭,

作为被抛弃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这个奇特家庭的所有成员抱团取暖、患难与共。

 20180809091688008800.jpg

这种特殊亲情的投射,在悲伤的现实中透着明亮的底色。

直到在负罪感中徘徊不定的“儿子”悔悟到偷窃的耻辱,用偷窃失手的方式来救赎长辈,

东窗事发后,困扰全家的大大小小的问题才暴露出来——“父母”是一对“亡命鸳鸯”;

“姐姐”因缺乏父母的爱而离家出走;“儿子”是被家人丢在车旁后被捡回家的弃儿;

“奶奶”是“一直不存在”的老人,

只有在原生家庭被家暴、被抛弃的“妹妹”的身世是清晰的——这些残酷事实,

构成影片的第三层真相。

 20180809091740524052.jpg

长辈的偷窃行为令人不齿,“奶奶”喂食“妹妹”面筋的画面,却又令人动容。

影片还有许多一闪而过的细节,让人回味。

是枝裕和润物无声地通过倾诉的对象,把只言片语埋在细节中,留给观众用想象去补足,

这属于残酷真相的第四层——人性底色。

 20180809091857185718.jpg

同样是这个可怜家庭所能接触的其他社会群体,

无论是“父母”的工友,还是与“姐姐”孤独对视的哑巴嫖客,

抑或山户屋小卖部孤独的老爷爷,他们也都是被生活压弯了腰的小人物。

影片最后,“母亲”替所有人背下黑锅选择坐牢,

“父亲”送“儿子”坐公交远行,又在后面狂追不舍,呐喊其名字,

那是无法割舍但又不得不放弃的牵挂,仿佛一切又回到绝望的原点,

这是残酷真相的第五层——失去或回归。

 20180809091882648264.jpg

《小偷家族》的开头和结尾,从成员到家庭再到社会,层层深入,构成了一个叙事的圆。

是枝裕和以锐利之眼和敏感之心观察世事,以慈悲之怀句读人心,

电影语言上克制再克制,静水流深的画面深处却自有暗涌。

上一篇:北方一片苍茫|支离破碎的灵魂拥抱最完整的心碎
下一篇:体验《荒野猎人》幕后的震撼影视后期制作